金秋时节,记者来到位于红城乡省道旁的湖北省银真米业有限公司,正是秋粮收购旺季,尽管细雨霏霏,但从各地满载粮食的车辆,依然在厂区川流不息。
“我们公司有两条生产线,日产350吨粮食,这条生产线上的单机产量是200吨,也就是一小时生产8吨。”一进生产车间,银真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游志勇就指着一排排崭新的机器,向记者介绍。
在与游总的交谈中,记者得知眼前这位言行举止沉稳、在雨中行走如疾风般的总经理,竟是一名年仅30岁的硕士生。
“原计划去英国留学的,没料到回乡当了米老板。”游志勇笑着开始融入我们的采访。
提及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从事米业这一行,游志勇说,这与家庭情况有关。游志勇老家在红城乡观音村,家中有兄弟姐妹三人,他是家中的老大。由于对故乡怀着深刻的感情,1997年父亲游经文在观音乡建了观音米厂,后来慢慢发展成为观音米业有限公司。
小时候耳濡目染,让游志勇对米业有所了解,这为他以后从事这项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游志勇在太原理工大学学习的是环境工程专业。他自己感受到山西的环境污染严重,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即将毕业时,游志勇打算出国深造,当时已经办好去英国留学的手续,只待出国。
虽然游志勇兄弟二人都学业有成,可父亲心中却有着子承父业的传统观念,他想让兄弟其中一人接手公司。
百善孝为先,在游志勇看来。出国的机会虽然难得,但以后也可以出国游学,而陪伴父亲的时日不多,于是他选择放弃了学习的机会。
可游志勇回来的件事情却不是立马上任,反倒干起了他的老本行,跟着父亲一起挖沟渠、栽树,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在两年的时间里,游志勇跟父亲前前后后一共栽了6万多棵树。
为了更好的接管企业,游志勇又去中山大学深造,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直到2011年才正式接手公司。
自从游志勇接手观音米业有限公司以来,公司营业额增长了20%,公司环境也有所改善,新修了150米长的集生产、办公于一体的厂房。在2012年,观音米业有限公司更名为湖北银真米业有限公司。
除了改善公司软环境,游志勇在外出参观考察洪湖等地的同等企业时,还深刻了解到企业自身的不足。“虽然我们是农业大县,但不是农业强县,全县有大大小小100多家米产,多而不精,品牌不强,这与行业自身也有责任。”游志勇惭愧的说。
认识到这个问题,游志勇打算专注米业生产,将产业链延伸,从源头做起到深加工,来一次新的尝试。“必须有个人做个尝试,只有我走这条路了,错了也可以提醒下面的人不要走这条路。”游志勇说,“我既然接管了公司,就没有想干别的事情,只想将目前的工作做好。”
现在的米质口感越来越差,是不是土壤结构发生了变化?游志勇想起小时田间地头遍地都是紫云英,种植成本不高,而且还对土壤有好处,只可惜现在村民都图方便,基本上都使用商品肥,要是能动员村民使用紫云英做肥料就好了。说干就干,游志勇与村里协商,承包几亩试验田,准备用紫云英绿色肥料来代替商品肥,到时再请专家来测量土壤,并与使用商品肥的土地来对比,如果绿色肥料对土壤结构有改善作用,试验成功再进行推广。
除了在改善土壤质量上下功夫,游志勇还计划将公司搬进工业园区,拟征地100亩,并研发稻米油项目,目前征地工作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