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章立制之时,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在自查与互查时,都不约而同指出一个共同毛病,即“走读”时有发生。近期,督查室按领导安排每星期对乡镇干部在岗情况进行了密集督查,发现少数乡镇时有干部“走读”。
干部“走读”,走散了思想,走坏了形象,走丢了民情,走疏了党群干群关系。为此,各地各单位必须花大力气整治干部“走读”。
干部“走读”,连基本的工作纪律都不能遵守,哪来心思抓工作落实?基层群众想办事还必须等候乡镇干部,去早了、晚了都是白跑。真正有困难时,也难得找到干部。这样的“走读干部”脱离群众,不仅“走”低了工作效率,而且“走”差了干部形象,“走”疏了干群关系。这种不良风气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将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干部要改进工作作风,必须从“走读”变成“住读”,这有利于干部深入群众,为民多办实事,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
当然,从“走读”变为“住读”并不意味着干部的作风完全和彻底转变。如果“住读”仅仅是为了应付上面的要求,走走形式,“住读”的干部们晚上依旧无所事事,对群众的紧迫事、头疼事、烦心事照旧不闻不问、推脱敷衍,那么,这种“住读”又有何意义?
狠刹“走读”风,把干部留在基层,目的是为了便于干部有更多的时间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为他们致富奔小康出谋划策。“住读”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在解决”住读”问题时,既要重视解决让干部们住下来的问题,更要着重解决他们住后干什么的问题。要提高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实实在在地了解群众意愿,沉下身子尽心竭力为群众多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全身心地当好为民造福、帮民解难的贴心人。只有这样,“住读”才会有实效,才能真正达到密切干群关系,改进工作作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