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机子跑两遍,整出的田好使!”农历大年三十上午, 趁晴好天气, 全国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监利县的种田大户夏卫华,指挥着农机手刘绍新耕整自己刚从外地务工返家的村民手中流转来的 10多亩田。
在全国产粮大县监利县,分布在全县23 个乡镇场的2400 多家家庭农场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田大户在农历大年三十这天,或耕整田块,或灭茬,或修补田埂, 或采购(预订)农资,忙碌一片赛春耕,年味变成了田味。
种田大户夏卫华, 是监利县兴华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从2009 年开始流转土地从事水稻种植, 至今已有 6 个年头。 2014 年, 合作社种植水稻共流转了 3800 多亩田, 他流转的田就有 1650 亩。 刨去种子、农药、肥料、人工等生产成本, 种早、中两季稻谷, 社员们对比往年, 平均下来, 少的赚了 2万多元, 多的赚了 3 万多元。
“今天过年, 我把大家邀来, 主要是商量合作社拟流转的 700 多亩田, 一亩田流转价为 630 元, 你们认为高不高?”夏卫华问围坐在他家堂屋的 40多名固定社员。
“我们大家都听你的, 跟着你干, 年年有钱赚。”社员兼种田大户夏良红直催理事长夏卫华赶早做决定,“不等别人把田搞走了”。
“现在天天胜过年, 如不抢春耕, 收入没指望”, 夏卫华不一样的“年经”让社员们啧啧称赞,“管它过年不过年, 没有收入哪有年”。
当天下午,随便扒了几口团年饭的夏卫华和妻子毕利霞及40多个社员分头到村民家,一给村民拜年,二和村民签了 700 多亩田的一年流转合同,共支出45万多元。
“真金白银, 不打白条”, 夏卫华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党的惠农政策好, 种田大户有奔头, 土地流转户有收入。”
记者离开他家, 临行前, 夏卫华还在反复唠叨,“落实保护价, 特别是要在粮食上市前出台保护价, 种田大户才更有盼头, 日子才像啃甘蔗越到蔸越甜”。
家住该县周老嘴镇火轮村的孙成山, 农历大年三十中午, 拿把铁锹, 和社员王宝杰骑车到离家十多里路的承包田, 仔细查看前几天请人灭茬的效果。
巡视了 3 个多小时, 他和王宝杰把前几天灭茬的 100多亩田彻底进行了检查,“天气预报说正月初二要下雨,我们要赶在正月初一把稻茬灭了, 等稻茬在田里好烂, 提高田里的肥力。”
腊月二十八、二十九, 孙成山注册的监利县天赐农业机械合作社, 已从外地务工返家的村民处流转了 150 亩田, 流转价只有每亩 430 元, 比外乡镇每亩田少 200 元。
仅此一项, 就节约生产成本30000 元。 农历大年三十早上7 点多钟, 通过电话, 他已和镇邮政支局的邮递员口头达成了 54吨肥料和70000多元的中稻种子协议。
黄希阳 970 亩田、王勇 500 亩田、李金平582 亩田……
按照国家农业部门规定, 50 亩田的农户为“种田大户”, 记者从监利县农业局提供的一份资料上看到, 全县种粮大户数为 4304 户。 据县农业局副局长李诗信介绍, 农历大年三十, 全县有 2400 多家家庭农场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田大户放弃年休, 或奔忙在田间地头, 或电话联系农资商家, 掀起了全县春耕生产高潮。
监利县农业局局长李家模介绍, 2014 年监利县粮食总产 28.67 亿斤, 比上年增产 0.57 亿斤, 实现了“十一连增”, 继续位居湖北省首位, 从2004 年开始连续 10 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记者从监利县红城乡鲍家门村 1 组老农邓经阶的门前经过时看到,“歌善政粮食产量年年增, 谢党恩民生福祉步步强”, 横批为“锦绣前程”的大红对联紧贴在墙上。